索引號 | 485/2023-2036912 | 發布機構 | 市科學技術局 | 公開范圍 | 全部公開 |
生成日期 | 2023-02-17 | 公開日期 | 2023-02-17 | 公開方式 | 政府網站 |
過去的一年,科技局在上級科技主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堅持以“三個一”工作思路為導向,以創新型縣市建設為抓手,以提升科技創新指標為指揮棒,突出抓好重點指標攻堅、創新主體激活、創新平臺打造、核心技術攻關、創新成果轉化等重點工作,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,讓科技創新“關鍵變量”成為汨羅高質量發展的“最大增量”,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。
一、2022年工作成效
1、在核心科技指標上“穩步提升”。2022年全市研發投入11.35億元,占GDP比重預計達到2.49%;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66.61億元,占GDP比重預計達到33.87%;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42項,交易總額19.6億元,各項考核指標總量均居岳陽市前列,并獲得岳陽市局綜合績效考核先進單位。
2、在創新主體培育上“砥礪前進”。大力培育創新主體,高新技術企業34家通過評審,全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,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78家;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46家。
3、在科創平臺建設上“篤行致遠”。與洞庭實驗室對接,邀請單楊院士出席甜酒產業園開園儀式,組建并成立甜酒創制中心;順利建成并成功獲批瀟湘要素大市場汨羅工作站;香草美人品牌管理中心成功獲批省級眾創空間;長樂非遺景區榮獲省級科普教育基地;2家企業分別獲批岳陽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。
4、在科技服務上“春風化雨”。和科技廳聯合開展科技特派員骨干培訓班,培訓人數達100余人;在園區開展大型科技政策宣傳和培訓班3次,培訓人數達600余人次;組建人數達102人的科技專家服務團和42人的科技特派員隊伍,全年開展各類技術培訓和現場技術指導100余次,真正把技術和課堂送到田間地頭;帶領科技咨詢服務機構上門為企業宣講政策和項目指導80余次;開展銀企對接,拓寬企業融資渠道,幫助4家企業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“科技貸”融資1500多萬元。在服務鄉村振興、服務企業、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汨羅高質量發展上當好“店小二”,提供最優質的科技服務。
二、存在的不足
2022年,我市的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,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,與兄弟縣市相比,對照百強縣同類縣市科技創新指標,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,突出表現在:創新主體質量不高、高層次創新平臺數量較少、創新活力和動力不夠、科技經費投入不足、科技創新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等。
三、2023年工作規劃
2023年,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落實中央、省委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工作部署,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、人才是第一資源、創新是第一動力,堅定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思路,錨定爭創省政府真抓實干激勵先進單位的目標,重點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,搶抓機遇、奮力前行,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。
1、加大重點項目推進落實力度,提升創新“動力源”。一是建成省級創新型縣(市),爭創國家級創新型縣(市)。強化“一盤棋”意識,全面統籌協調,抓好數據監測調度,做好考察評估準備,確保2023年順利通過省級創新型縣(市)驗收,積極爭創國家創新型縣(市)。二是推動國家高新區創建。建立溝通聯系協作常態化機制,實施園區形象提升工程,突出科技創新引領作用,進一步推動創新資源向高新區集聚,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互動融合,進一步完善申報材料,積極配合高新區爭取盡早在科技部正式掛號,力爭創成國家高新區。
2、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,壯大創新“主力軍”。一是加大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力度。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,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00家以上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力爭達到35%以上。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服務。開展企業技術需求征集,引導企業參與省科技廳科技成果推介活動,充分發揮瀟湘要素大市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功能,積極引才引智,推動更多的科技科技成果落地生效。力爭2023年實現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項數達到200項以上,交易額達25億元以上,科技成果登記項數達到20項以上。
3、實施創新平臺提質工程,建強自主創新“加速器”。一是完善與“四大實驗室”對接機制。與洞庭實驗室對接,引進專家團隊重點指導支持打造甜酒、紅薯加工、粽子等食品行業,引進新工藝,開發新產品,提高產品附加值。與瀟湘實驗室對接,重點支持工程機械開展關鍵技術攻關。重點新威凌、中塑、三興精密申報省級工程技術中心,組建以中立塔機牽頭,產學研相結合的工程機械重點實驗室。二是推進創業孵化載體建設提質升級。重點支持西長生態農林、長樂非遺景區申報國家級科普示范基地,支持高新區、飛地園兩個省級眾創空間申報國家級眾創空間,2023年認定市級創業孵化載體2家。三是加強農業科技平臺建設。組織開展市級星創天地和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認定工作,“優中選優”支持1-2家申報省級星創天地,支持香草美人、大唐西游2家企業申報市級星創天地,充分發揮長樂甜酒創制中心的研發和支撐功能。
4、實施科技體制攻堅工程,營造科技創新“好環境”。一是加強創新人才引育。認真貫徹落實《汨羅市促進人才優先發展》政策,對接省內高?蒲谐晒c企業需求,落實科技柔性引才工作。將高層次人才充實到科技特派員隊伍,積極開展科技特派員績效評價,實現科技特派員鎮域全覆蓋,為科技特派員入戶服務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二是深入開展科技體制改革。建立科技創新工作議事協調機制,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,形成部門聯動工作機制;開展“十大科技攻關”計劃,遴選一批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攻關,建立校企合作常態化機制;加強銀企對接,落實“科技貸”白名單制度,推動一批科技型企業與金融部門對接,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;制定并出臺《汨羅市強化科技動力支撐八條措施》,建立激勵機制,激發企業創新活力。
四、工作措施
1、及早部署,抓好宣傳動員。 針對考核三大考核指標,召開班子成員會和全體干職工會,對考指標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,明確任務、傳導壓力,要求以指標考核為指揮棒,全體機關干部統一思想、提高認識,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各項考核指標超額提早完成任務。
2、分解任務,夯實工作責任。成立考核指標工作專班,實施指標攻堅掛圖作戰,各項指標考核明確責任領導、責任股室、責任人和時間節點,進一步夯實工作任務,建立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。
3、加強培訓,提高業務能力。積極參加省市科技部門組織的科技統計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等業務培訓會議;發揮瀟湘要素市場的功能和作用,邀請科技咨詢公司的專家進行專題授課,點對點上門為企業服務,提升企業對科技創新的認知度和科技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。
4、強化督查,注重平時考核。實行指標考核月通報、季督查工作機制,月末、季末召開工作講評會,通報責任股室指標任務完成進度,每季度對責任股室進行督查考核,做到發現問題,反應迅速、及時解決。
5、加強溝通,做好對上銜接。積極與省、市科技主管部門和統計部門做好銜接匯報,及時了解掌握市考指標任務下達、推進和認定情況,掌握我市科技指標在岳陽的排位情況,確保優勢指標更優,短板指標有效攻堅。
6、市企聯動,形成工作合力。充分利用業務培訓、電話指導和調研、上門服務等方式,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溝通,及時為企業提供全過程的指導和服務,為我市2023年考核指標任務全面完成提供了堅強的保障。